之一  香港向來都是以觀光業發達著稱,所以不管是交通亦或是與觀光扯得上關係的東西它都很發達與方便;發達伴隨而來的就是利益,在利益當頭的刺激下讓香港的物價飆高,比起台灣來說那物價都會令我與同伴咋舌。


    我跟同伴在台灣可說是個奢侈鬼,對吃的東西向來只要想吃喜歡吃,眼不眨一下就會給它買下去;沒想到來到了香港被香港的物價給嚇死了,本想準備一些泡麵當成消夜所以兩個女孩子走到了香港超市。


    看到的價位牌下巴久久無法闔上,媽呀~~在台灣一包普通不過的泡麵(類似媽媽麵,什麼都沒有的那種)台灣賣10元而在香港竟然可以賣到港幣五塊四折合當時台幣已經快要二十元了,才是泡麵而已耶!就讓兩個成年女性在香港超市中為了那幾毛的港幣爭論不休,可口可樂350ml裝竟然也要台幣四十元;在某些地方的員工價可只要十四元呢!另一方面也讓我倆意示到我們還是愛台灣的,台灣還是一個好地方。


    走到外頭,想買些著名小吃,隨便一串烤肉串就要折合台幣五十元,一串咖哩魚蛋也要三十五元,買到後來都很想建議那些小販直接去搶銀行會賺得快一些。


    之二:    香港是個不夜城,當然他的色情行業也是隨處可見,走在香港街頭抬頭看是看不到天空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比一個還大的招牌,百分之八十都是類似台灣三溫暖的桑拿浴,也隨處可見小廣告,這點應該都是人的天性吧!


    在香港晃了三天,我們看不到郵局,看不到醫院甚至連診所都看不到,開始懷疑香港人都不看醫生與寄信的嗎?!雖然我們沒看到香港的警察局但我們到還有看到香港的警察;他們真的都跟電影的一樣個個身材都還挺英挺的ㄌㄟ!(至少我們看到的都是)這點台灣警察就要檢討一下了,台灣的警察穿制服個個幾乎都有肚子,便衣的看起來都像流氓(也許有許多是不錯的);整體來說實在不怎麼美觀啊!


    之三:    香港是個噪音製造的地方,之後想想香港人如此急燥或許是因為這些噪音所造成的吧!


    香港沒有一處是沒有噪音的,一般街頭的紅綠燈就可以吵死人了,我真的想不到紅綠燈也可發出這麼大的聲音;台灣的紅綠燈安安靜靜的,而香港的紅綠燈會發出四十到五十分貝的「答答」聲,我們不知道紅綠燈發出「答答」聲的用意是啥,我們只知道我們聽到後來只想把紅綠燈踹倒,諷刺的是香港的紅綠燈是裝飾用的,根本沒有人鳥它,依舊是我行我素,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唷。


    香港地鐵也會發出噪音,各位想想台灣的捷運沒啥噪音在尖峰期也可以讓人不得安寧,而香港地鐵在行人手扶梯處每隔十秒會發一聲「滴」,我們也不知道這聲每隔十秒的「滴」是要幹什麼的,歡迎知道的人告訴我們。


    之四:   雖說香港早就回歸會說所謂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但大致上還是以廣東話為主,走在街頭會有人對著你猛講廣東話推銷東西,通常一看到我們拿著觀光手冊就會乖乖離開有些會不死心用著破破的國語對你說個不停,我們聽得懂的國語通常都是大陸人士;說慢一點我還可以聽些出端倪,但聽過廣東話的人都知道廣東話通常都是低八度然後速度很快聽起來很像在罵人,所以我們走在街上都是一直用國語說「聽不懂」;看倌如果想那我說英文應該可以吧!我要說「那可不一定唷」!走到國際知名的速食店麥當勞,跟他們要pepper結果他們給我paper,頓時臉上出現三條線,烏鴉在頭頂飛過。


    這個狀況在澳門反而好了許多,我們聽到的都是挺道地的國語,可能大陸人比較多吧!


   之五:   香港的地鐵跟台灣的捷運很像但比台灣的發達,這是之前我提過的;現在我要說的是,地鐵車箱的一個特色,特色一它的路線圖是活的就是會亮燈的那種,台灣不是每個車箱都有;特色二那就是它在門邊都會寫「這邊落車」,就是這邊下車的意思;「落車」唸成台語就是下車的意思,好玩吧!


   之六:  在台灣可刷卡的餐廳一般都會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務費,給小費這種習慣台灣人可能不太有,但在香港的聘珍樓不但收取了服務費還會逼你給小費唷!我說「逼」可一點也不過份,他們的服務生會示意你要在小費欄上寫下金額,要不然是不會離開的,已經給服務費卻還得給小費,服務態度又不是給我們很滿意,那錢給的還真幹那!最後我們給了加了服務費後的百分之十,因為不知道行情到底是多少。


    之七:  台灣是元宵節提燈籠看花燈,在香港則是中秋節做這些事,碰巧我們這次港澳行中遇到中秋節所以可以順便看了一下香港的花燈,也許是我不會欣賞但我個人覺得花燈不就是這樣嗎?!


   之八:   我們雖然沒看到香港的電影院但我們看到了電影海報,讓我們軟腳跟笑到不行的是他們對電影名的翻譯;台灣的辣媽辣妹雖然跟正宗美名沒啥關係但香港翻成寶妹衰媽,看到之後滿頭都是線;台灣的末代武士跟美名剛好是翻過來的,但香港翻成忠奸道;媽呀~~殺了我吧!國文造詣爛成這樣也不簡單呀!


      還有巧克力翻成朱古力,草莓翻成士多啤梨;走在香港街頭另一向樂趣就是英翻港然後港翻中。看來台灣人在這點可比香港人好太多囉!


    之九:   香港人不會畫地圖,應該是說他們對比例尺出了很大的問題,我們常看著公共標示圖找尋我們要去的地方,從地圖上看來大概要走個二十分鐘的路程才能到達的大樓,那知轉個身就在我們眼前;大概要走個三十分的景點,五分鐘就走到了。我跟同伴研究的結果的可能是他們以一比一的方式去畫地圖,而我們以比例尺的觀念去看地圖,所以才會造成如此的誤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 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