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國家;在我認識的朋友中,沒有人去過那個國度,但卻在我在荷蘭旅行時跳進我的腦海中。

    沒錯,就在我亂晃在荷蘭街頭時,腦中有個聲音說:下一站,去丹麥吧!

    不曉得是因為決定去一個國家時,會特別注意那個國家的一切;還是註定式的身邊就會出現有關那個國家的一切。好比當初我決定到義大利,當時賣座電影偷天換日就在威尼斯拍攝,托斯卡尼豔陽下也是在義大利那邊完成;計劃與朋友去香港玩樂,香港就出現一座令我瘋狂的史奴比公園。

    這次,我發現我成堆的書中有「安徒生童話 」,那許多陪伴小朋友長大的童話,那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作者安徒生,原來是來自那遙遠的國家—丹麥。

    對丹麥的初始印象除了丹麥奶酥外,還是丹麥奶酥。那餅乾存在於早期的喜餅盒中,有點香香的、甜甜硬硬的,說實話,我並不愛吃;但就在我出發前我竟然發現頂X超市中竟然有在賣坊間不常看到的藍色罐裝的丹麥奶酥,對我來說就是一個sign,丹麥在呼喚我;那誘人的食指正在勾攝我的旅遊魂。

    丹麥、瑞典、挪威、芬蘭為大家熟知的北歐四大國;丹麥屬於歐盟但卻不使用歐元,其面積為43094平方公里,約是大臺灣的1.19倍,但臺灣的人口數卻是丹麥的4倍。

    北歐的旅遊人數比起其它地方可說是小巫見大巫,能收集到的資料比起歐洲其它國家也算是少的,坊間出版的書籍不是少的可憐就是年代久遠;往北歐跑的人總想說一趟路這麼遠一定要以最少資金玩最多地方,貪心一點的還想北歐四國都跑遍。

    但是,北歐的國土不是散狀分佈就是狹長型,要以十幾天的天數,十萬元左右的金額玩北歐,真的很難北歐四國都玩到,就算真的四國都跑過,我相信走馬看花居多數。

    我向來都是以單國深度為主,如果資金允許,我倒還想來個居遊。計劃行程時我也是抱著以最少錢玩最多地方的主意,將整個旅遊的CP值拉到最高;紙上談兵與實際作戰總是有些許的落差。

    首先,我低估了點與點的距離。那些被出版的旅遊書中都說了,哥本哈根內的景點大多都可以步行到,事實證明,每個人對步行到的觀點不盡相同;以我觀察丹麥不是一個以觀光取勝的國家,因為所到之處對於「景點」的標示可說是零,在加上街道命名也不是棋盤式,支線小巷超多,過個路口可能就是另外一片世界。

    再來,丹麥的單車密度可說是全球之冠,也造就了當地人都是騎單車,走路的人不是外來客,就是真的要去不遠處。柏油路,是給車輛行駛的,行人走的是由石塊拼街成的道路。

    一出哥本哈根中央車站就發覺不妙,這種石頭路一點都不適合拉行李箱,在往旅館途中一直害怕比利時輪子事件再度發生。石頭路第一次走可能覺得好古色古香,好浪漫,但當你走十天後,你會想念柏油路的美好。

     抵達丹麥後的第一個印象是:機場,小而亂。一般來說首都機場不都是氣派與優雅嗎!可是當我抵達哥本哈根機場大廳後我的第一個反應,這是機場還是火車站?連我們臺灣不斷被嫌的桃機都勝過它,但當要離境時的免稅店區可就非常精采了。

IMG_2081.JPG         

哥本哈根機場的大廳真的很不氣派,讓人感覺到擁擠與混亂

    到了哥本哈根中央車站依舊給了我相同的感覺,是北歐人太務實還是天氣冷不搞華麗那套,一個首都的中央車站,大是大,但不夠大;沒有給人有:哇!的感覺。

P1010218.JPG 

清晨的哥本哈根中央車站背面

P1010832.JPG 

塗鴉比想像中的嚴重,已經到沒有美感而是亂的感覺了

    哥本哈根中央車站,沒有一般歐洲車站的那種古色古香,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古老與現代的交織感。而這種感覺,在哥本哈根市內一直不斷出現。

P1010981.JPG 

古早味的鋼樑與現代招牌燈的相互存在

    接下來的感覺是:好涼爽呀!不管你是看官網或是網路爬文,甚至是旅遊書,都會跟你說,丹麥最好的旅遊時間是七、八月,因為天氣宜人,氣溫高,日照長。但以我個人經驗來看,其實丹麥最好的旅遊時間是九月;第一避開了暑假旅遊的高峰期,你不用擔心訂不到旅館。第二,初秋的天氣其實與七、八月差不了多少,太陽可能早了一點點下山,但丹麥人注重家庭生活,下午六點街頭就可以上演「我是傳奇」來說,日照長短根本不是重點。

    第三,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旅館是沒有冷氣的;也就說七、八月去丹麥玩,你要有睡到被熱醒的心理準備。

    九月,臺灣還是常有飆破30度高溫的紀錄,但丹麥已經只有14度了;所以當我與外界空氣第一接觸時的感覺就是好涼呀!長期居住在山上的我14度,對我已經不是低溫,所以一擺脫臺灣的悶熱天氣,我馬上愛上丹麥的乾冷;但兩天後過於乾的氣候,讓我流鼻血了……

 

    丹麥從2007年後,幾乎年年被選為最快樂的國家。最快樂的國家,人民應該也都很快樂,快樂的人應該是笑容掛在臉上;但丹麥人不太笑耶!你在街頭上看著那些人們,我真的很少看到笑容,你會發現就連路邊熱狗餐車的老闆對於跟他買食物的顧客也不會露出笑容,是民族性還是氣候造成的,我真的不知道。但最後我歸納為都是我們這些該死的觀光客惹的禍,而那些選丹麥為最快樂的國家的雜誌也要負點責。

    雜誌之所以選丹麥為最快樂的國家是因為丹麥人對於生活感到滿足,雖然高稅率但社會福利也相對的好;丹麥人是維京人後代,長期與艱峻的氣候奮戰,讓他們基因中滿足的因子也相對多很多,所以丹麥其實是最滿足的國家而非最快樂的國家。而我們這些該死的觀光客,侵入了他們的生活,破壞了他們的安寧;如果有人一天到晚敲你家的門,我相信你不會有好臉色的。

    丹麥的好福利只給丹麥公民,其他移民族群在高消費的丹麥,生活的也很辛苦,不時在街頭上都可以看到拾荒的人。這些人自己生活都很艱辛了,應該也沒有多餘的氣力露出微笑。

    看到這邊,可能已經有人覺得丹麥不好玩了。我怎麼不像一般的旅遊書一樣,不斷讚嘆筆下國家的美好,反倒是專說一些不漂亮的事,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我還沒有出書的原因吧~~哈哈!

    我從丹麥回來後覺得,丹麥不是一個讓人旅遊的國家,而是一個讓人生活的國家。丹麥對於觀光景點的指引少之又少到幾乎沒有地步,但是你又隨處可拿到free map。

    丹麥人雖冷漠但友善,會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當我站在街頭找尋旅館又東西南北分不清的狀況下,一攤開地圖,不到五秒就有人上前幫我確定旅館位置,讓初來乍到的我,心頭暖暖的。

    丹麥的熱情包裝在那冷竣的外表下,就如同他們的建築古今交錯一般,當你感到無奈時又會在你意想不到之處出現一些讓你雀躍的小插曲。

IMG_2027.JPG 

陽光下的哥本哈根中央車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哥本哈根
    全站熱搜

    Angel 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